敦煌泥塑特色
敦煌泥塑特色,说到敦煌泥塑,相信大家对敦煌莫高窟里面的雕塑不陌生吧!而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采的壁画而成为敦煌艺术中的耀眼部分,下面是关于敦煌泥塑特色的内容!
敦煌泥塑特色1
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采的壁画而成为敦煌艺术中的耀眼部分,但就石窟艺术而言,建筑、雕塑、壁画三者是互为依存的统一整体,其中雕塑部分由于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灵,在石窟中处于显著的位置,因而是石窟艺术的主题。
莫高窟因系沙砾性岩石,质地疏松,不宜雕凿,所以佛像多为敷彩泥塑。保存到现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彩塑约729个,其中“影塑”456个。
从造型风格的变化来看,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,以孝文帝太和改制为界线。改制前的作品风格较多地保留有外来佛像艺术的痕迹;改制后的佛像造型更多地受中原“秀骨清像”艺术风格的影响。
北朝后期雕塑组合出现了一佛,二弟子,二菩萨的五身组合,逐渐演以隋唐出现的一铺七身或九身的群像组合。随着有中心方柱的“支底窟”的减少,佛像均以固定的组合模式被置于正壁。这也是外来文化逐渐民族化的过程。
敦煌泥塑制作工艺特色
敦煌雕塑在制作上分泥塑和彩绘两个过程,所以又称彩塑。
泥塑阶段除几个唐代巨佛为石胎泥塑外,一般都是用木头作身架,外面用谷草、芦苇或芨芨草捆扎身架,塑泥一般有两层,里层用草泥粗塑,外层用纸浆泥或棉花泥精塑,塑造完毕,干后上色即完工。
影塑部分一般先用模型塑好,然后贴在壁上,经描绘后有浮雕效果,这种工艺兼有彩塑和壁画的功能,使得三维的彩塑和二维的壁画在石窟内的组合更加协调和浑然一体。
敦煌泥塑风格造型特点
在塑像造型特征上,孝文帝改制以前的塑像,脸型长方,鼻挺额平,颈长,肩宽胸平,衣着式样为右袒式或通肩式,菩萨梳有高髻,上身半裸,神情端庄。
受外来影响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较重。孝文帝改制以后,中原审美观念给敦煌人物从造型到服饰以全面影响。
南北门阀世族享有世袭的高官厚禄,并有家学,文化素养很高,思想上崇尚清淡玄学,过着孤傲独立,任性不羁的,并以清瘦为美,这也是“秀骨清像”审美意识的社会基础。
敦煌泥塑特色2
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保存至今的大部分是佛教雕塑,它们构成了中国雕塑史的主旋律。而敦煌石窟雕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,标志着近千年中国雕塑发展的历史。
第130窟造出高达26米的大佛,巨型佛像通过其体量给人一种崇高感,体现着唐人雄强自信的精神。虽说是由于武则天等帝王们的倡导而使全国各地纷纷制作巨型佛像,但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雕塑技法恐怕也很难进行。
从保存完好的第130窟大佛(南大像)来看,以巨大的体量表现大佛,却没有一点粗糙之感。
浑圆的脸形,半闭的眼睛,由袈裟衣纹形成的一道道弧线,形成有规律的韵律,处处体现出柔和之感,而在整体上又表现着一种雄强的阳刚之风。
刚与柔、阳与阴,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这便是敦煌彩塑的魅力,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特色所在。
在古代中国,雕塑家都被看作是工匠之列,敦煌彩塑历史源远流长,但彩塑的制作工艺却没有留下片言只语。
没有文字记载,只好从一些破损塑像的残肢断臂中,一点点探寻敦煌工匠塑像的秘密。把古代塑像的残渣化成水,磨成粉。在显微镜里查找它的成分。
敦煌石窟开凿在酒泉系砾石岩崖体上,崖体由细沙和砾石沉积黏结而成,质地粗糙易散,完全不适合雕刻石佛像。
既然无法雕刻石佛像,敦煌工匠只能选择泥塑。
每到夏季,莫高窟前的宕泉河经常暴发洪水,洪水带来大量淤泥,晒干后会变作质地细腻的澄板土,浮在干涸的河床上。顺着龟裂的泥缝,一揭就是一大块。
每次洪水过后,都有人来河滩上找澄板土。杜永卫也在其中。
20世纪70年代末,杜永卫考入敦煌研究院,师从雕塑家孙纪元从事彩塑临摹修复。
多年的经验让他总能挑拣出质地最好的澄板土。他说,一代一代的敦煌塑匠也都是这样挑选彩塑所需的泥巴的。因为这种澄胶泥土土质细腻,黏合力很强。
在莫高窟,除了四座大佛像是石胎泥塑,其余都是木胎泥塑,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敦煌泥巴,赋予了敦煌彩塑千年不朽的生命。
敦煌彩塑的制泥工艺也有很多讲究。
莫高窟的彩塑一般都是先扎一个木桩,把它栽在佛龛里的'地上,再接一个木桩伸到墙上去,这样就固定起来了。然后在木桩上面绑上四肢,捆上红柳和芨芨草,绑出一个人形来,再进行泥塑、彩绘。
第一层是加入了麦草的粗泥,用来塑造人体结构大样。
粗壮的干做了身躯、弯曲的枝做了胳膊、细柔的条做了手指,再用芨芨草捆绑包扎……一番整饬下,那些歪七扭八的红柳枝干像被施了魔法,立刻变身成为敦煌菩萨的雏形。
第二层是加入了细砂、麻丝和棉花的细泥,用来塑造肌肉、五官。
第三层细泥加入了糯米汤汁和蛋清,用来塑造细腻的肌肤。
杜永卫说:“必须得一层干透了再上下一层。这也是我们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。你不能着急,要是违背这个规律,那肯定就会出问题。哪一个环节不到位,那个泥就会裂,一裂,彩塑的整个结构就破坏了。”
1986年,敦煌研究院重修96窟九层楼,杜永卫承担修复大佛双手的工作。当自己亲手用泥巴与这双佛手进行对接时,他对古代塑工用泥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。
“哪怕是留下的一抹手工痕迹,实际上也留下了敦煌塑工当时的创作技巧。有时泥巴的纹路是用刀子那样抹过去的。
有时就是用指头划过去的,观察久了,你就能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创作情绪,这跟我们中国画讲究笔触和线条一样,它是一脉相承的东西。”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提到,敦煌彩塑是泥塑,泥塑看起来容易,做起来其实很难的。要把握得恰到好处,没有也不需要有任何多余的东西,就要求要有很高的艺术水准。
杜永卫的师傅孙纪元深知其中的奥妙:“敦煌塑工都是就地取材,用当地最简陋的材料红柳、澄胶泥等来做敦煌彩塑。但是材料的简陋不代表技艺的简陋。材料那么粗陋,可做出的彩塑却如此精美,成为世界的艺术奇迹,这就更值得探究了。”
敦煌塑工们就是用这些最卑微的泥巴,塑造出一个留存在大地上的中国佛像博物馆,一个让世界为之惊艳的“东方卢浮宫”。
敦煌彩塑被称为立体的绘画,坊间有“三分塑七分画”的说法,说明画比塑还重要。
敦煌塑工在塑像的有些地方描绘得非常细致,甚至把织锦的每一根线都要画出来了,而有的地方就很简约。比如人的眼球就不塑,最后是用画笔来“点睛”。但西方人塑像时就要把眼球塑出来,跟真人的一样,敦煌彩塑是不塑眼球的。
柴剑虹说:“透过敦煌彩塑,我们就好像看到了一部中国自己的美术史,非常完整,也是非常精彩的。”